长毛的弓背好吗?

诸翔辉诸翔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泻药 题主可能混淆了“弓”与“弩”的概念,或者没有好好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区别。 “箭”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。先放结论:长毛的“箭”在杀伤距离上是有优势的(对步兵有效),但是对于轻骑兵和重骑兵来说,短毛箭才是真正的首选。 这里需要引入两个概念:内箭和外箭。这是由于古代军中用箭主要是以“发”为单位,而不是以“支”“根”为单位的。例如一把刀叫“一柄刀”,几十支箭叫做“一发的箭”。这个“一发”就是指一支箭。所以内箭其实就指放在箭壶里的箭,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“箭”;而外箭则是指射出去的箭,因为古人射箭往往是以“发”计,而不是一根一根地数。当然,这也是一种修辞上的习惯罢了。事实上,古人所说的“一箭”、“三箭”等等,指的是同一种东西,即我们现在所说的“一支箭”。不过,这种表达方法仅限于军中及文告符策等官方文件,在平常的文学作品中是没有的,像李白诗中“箭如飞蝗”,这里的“箭”自然就不是“一发”的意思了,而是“一支”的意思。

回到正题,内箭和外箭的关系实际上是数量与质量的关系。一般来说,同等数量的箭,长毛的箭比短毛的箭质量要好一些,但是杀伤效果却没有短毛箭好。对于轻骑兵和重骑兵来说,短毛的箭能够带来更大的杀伤,但是对于射程来说,长毛的箭更有优势。 这里可以引入一个概念:破甲深度。破甲深度是指箭镞刺入目标机体后的深入程度,这一方面,长毛的箭的确更有优势。

根据文献记载,宋人使用的箭分为两类,一类是“竹木为镞(箭头),铁为环(箭杆上的铜圈,用于固定弦)者,谓之软箭”;另一类是“以铁为镞,不贯(插)环者,谓之硬箭”。显然,前者的箭头比较细长,而后者的箭头比较粗矮。现代考古发现宋人使用的主要还是带铁环的软箭,但是相对于金属弹药而言,其结构更加类似现代的塑料子弹(无引信)而已。

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,我认为宋代的重骑兵主要使用的是硬箭,轻骑兵主要使用的是软箭。这是因为硬箭的射程要远远大于软箭,适合轻骑兵一边奔跑一边射击。当然,这仅仅是我根据现有证据做出的推论,还望各位批评指正。

发表评论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